介紹臺灣基督教大專院校和教會中學

臺灣基督教大專院校:

 

台灣基督教教會中學:

 

東吳大學

東吳大學(英语:Soochow University),簡稱東吳(SCU)、東大,為一所位於中華民國臺北市私立大學,建校於清朝光緒年間,擁有外雙溪、城中兩校區。教學單位涵蓋外語社會科學巨量資料管理等領域。東吳大學是自教育部開辦教學卓越計畫以來經常入選的學校之一[6],2012年發起優久聯盟(U12)前身「優九聯盟(U9)」,現亦為成員之一。1900年在蘇州創校,是基督教會中國大陸所創辦的教會大學之一[a],為20世紀初中國第一所民辦大學[b],至抗戰前夕,東吳大學已擁有三學院,十二個學系,為當時中國首屈一指的基督教大學。1949年秋大陸易幟,東吳大學被併入蘇南師範學院,蘇州原址現今則為211工程高校蘇州大學。國民政府遷台,欠缺財團背景支持的東吳在1954年憑藉校友捐款及學費支持財政,以「東吳大學法學院」名義艱苦在臺復校,成為第一個來台的私立大學院校,1969年復名。

 

東海大學

東海大學(英语:Tunghai University,縮寫为THU),簡稱(臺灣)東海,是中華民國臺灣)的一所基督教新教背景綜合大學,座落於臺中市西屯區大肚山山麓,校園面積廣達135.65公頃,是第一所在臺灣非改制升格設立且現存的私立大學。106學年度大學部註冊率為96.48%。1950年,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教育界與熱心教育之基督徒,基於事實需要,聯名向成立於一九三二年,負責襄助過去十三所基督教大學的美國紐約中國基督教大學聯合董事會(The United Board for Christian Colleges in China, UBCCC)建請一本過去培植中國青年的精神,於中華民國臺灣省創辦理想大學,藉以延續基督教在華教育事業並傳承淪陷於中國大陸十三所教會大學之優良傳統。1952年2月,聯合董事會秘書長芳衛廉博士(Dr. William P. Fenn)來臺與我國教育及宗教領袖討論設校條件。4月2日,芳威廉博士向聯合董事會提出「我所欲見設於臺灣之基督教大學的形態備忘錄」,建議聯合董事會對於在臺設立基督教大學的構想予以支持。 芳衛廉博士主張,該大學不應是大陸任何一所教會大學之翻版。他說:「這是一個開始,我們有機會去創立一個不同型態的大學。」所謂不同的形態,包括:這所大學應造就具有獨特眼光並能投入生活的人。他不是製造白領階級的大學;學生對其生活環境應有不斷的自覺,以避免陷入象牙塔,流為士大夫;該大學應落實民主觀念,學生需具備生活思想;課程不須以技術性導向,而應著眼於寬闊格局;避免嚴格的分科,搭配純樸而不矯飾的校舍;以小規模大學型態,學生人數不約五百至六百人。師生全體住校,教職員必須全職,並提供最佳生活條件,且應為基督徒。1953年,由美國亞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聯合董事會(前稱:中國基督教聯合董事會,一般稱聯董會),派員來台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代表共同成立建校籌備處及董事會,推舉杭立武為籌備處主任及首任董事長。設校於台中市西屯區大肚山。2013年5月,未來事件交易所公布「台灣最好大學」、「台灣的大學社會貢獻度」及「台灣的大學國際化」評鑑結果,東海大學登臺灣最好私立大學第一名,社會貢獻度為私校第五名,國際化為私校第四名。

 

馬偕學校財團法人馬偕醫學院

馬偕學校財團法人馬偕醫學院(英语:Mackay Medical College),是一所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創立於台灣新北三芝的私立醫學院。2009年3月30日,教育部通過該校的立案申請,准予立案招生,成為全台第12所醫學院。馬偕醫學院,是為了紀念馬偕博士在台灣的醫療事業、以及培養醫療人才而設立。校慶日定為3月21日,即馬偕的生日。馬偕紀念醫院創始於1880年,是北台灣最古老的西式醫院,100多年來從事醫療傳道,造福無數病患。但近年來醫療生技快速進步,深切體會到沒有基礎研究及教學的支持,臨床服務有其侷限,傳承不易,尤其社會環境丕變,醫療人員服務奉獻的熱情日漸淡薄,有感於此,馬偕紀念社會事業基金會也就是馬偕紀念醫院的董事會遂於1995年開始籌設醫學院,立意以耶穌基督救世服務人群的愛心,效法馬偕博士「寧願燒盡,不願銹壞」之精神,結合馬偕紀念醫院既有之臨床醫療基礎、充沛之研究與教學能力,培育富有尊重生命、關懷弱勢族群之醫療專業人才,並以基督信仰為基礎,提供學生「身、心、靈完整醫治」之全人醫學教育訓練為前提,設校興學。歷經十數年的努力,於2009年3月30日立案申請通過,教育部准予立案並同意於同年開始招生。馬偕醫學院校區座落於風景優美、民風純樸的新北市三芝區,面積十九公頃,緊臨同樣是馬偕紀念社會事業基金會所設創設的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是個非常適合學習的好環境。校舍建築立面延續馬偕精神,參考「牛津學堂」、「英國領事館」等建築風格,典雅富人文氣息,與自然環境融合成一體。將來兩校合併成立馬偕大學,全校面積廣達三十一公頃,全部座落於平緩的山坡地帶,面向台灣海峽,山巒起伏,藍天碧海,視野遼闊,形成最優良之學習與活動空間。因屬新設立之學校,教學設備最先進,資訊化完善。

 

中原大學

中原大学的教育宗旨为: 中原大学之建校,本基督爱世之忱, 以信、以望、以爱,致力于中国之高等教育, 旨在追求真知力行,以传启文化、服务人类。
民国42年由笃信基督、热心教育人士张静愚先生、郭克悌先生、贾嘉美牧师、钮永健先生、陈维屏先生、瞿荆洲先生及桃园中坜地方士绅吴鸿森先生、徐崇德先生等会商筹设一所农工学院,期以基督救世爱人的精神,为国家造就高深科学与工程人才;在历经多次筹备更名,于民国44年10月奉教育部核准立案,定名为「私立中原理工学院」,以「笃信力行」为校训,设物理、化学、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等4个学系;民国69年8月1日改制为中原大学。
中原大学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岁月,在历届董事会支持下,经郭克悌、谢明山、韩伟、阮大年、尹士豪、张光正、熊慎干、程万里、张光正等诸位校长掌理校务,贡献良多,厥功甚伟,并分别代表了中原初创、奠基、成长、茁壮与扩张等阶段。现今拥有理、工、商、法、设计、人文与教育、电机资讯等7个学院、29个学士班(含27个学系、1个电资学院学士班、1个原住民专班)、 38个硕士班、13个博士班及19个硕专班;历届毕业校友已达11万余人,在国家重大建设中,竭尽心力贡献所学,深获各界赞誉。
中原大学现为一所强调“全人教育”的综合大学。2005年〜2016年连续十二年荣获「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画」的补助。2007年为教育部“繁星计画”25所大学之一。由于创校历史悠久,带动周围地区的商业发展,故校区周边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中原夜市(中坜区实践路,日新路一带)。中原大学的校门因为外型为M型而被被学生称为麦当劳门或是面包门,校门已在2012年完成迁移。因为宗教立场,在2016年民法972条修正案争议期间公开反对婚姻平权,坚持婚姻应由一男一女组成。
瞻望未来,中原除在既有的教育宗旨与理念之精神宪法下,建构「三创教育」-活用创意、激发创新、迎向创业之特色竞争优势为标的;揭橥「全人教育」、「生命关怀」及「服务学习」为发展目标;积极培育学生品格精进及国际视野;并以稳健踏实的办学理念为国内高等教育尽一份心力,全校师生亦在各项表现中展现杰出优异的成果,屡获产官学界给予肯定之耀眼成绩。本校持续朝向以具有世界知名度并拥有诸多国内标竿特色之「有信、有望、有爱」的卓越大学迈进。

留下评论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