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一生奉獻台灣的挪威基督徒医生

為台奉獻30年,不忍看人受苦 「小兒麻痺之父」畢嘉士醫師

1954年,28歲的畢嘉士醫師受挪威協力差會(The Mission Alliance)的差派,與新婚妻子來台。他起先於台北樂生療養院服務,美國行道會於1956年捐贈屏東的「畢士大診所」給他與另一位同為挪威人的宣教士、醫師傅德蘭,改名為「基督教診所」,為屏東基督教醫院前身。兩人在隔年(1957)深入霧台、好茶村、牡丹村等南臺灣偏鄉地區作免費醫療。

畢嘉士在台行醫30年間,終結痲瘋病、結核病,其中為小兒麻痺症貢獻極大,此外也成立全台第一個殘障兒童中心「勝利之家」。早年南部有許多痲瘋病患者,但因社會歧視而多只在家中生活、與人隔絕,他便特別在高雄成立「特別皮膚科診所」。

因見許多兒童染肺結核、沒錢治療而喪命,他設立一所結核病童療養院,但在50年代爆發小兒麻痺大流行,療養院開始收小兒麻痺病童。眼見事態愈來愈嚴重,畢嘉士親自向世界衛生組織要求提供疫苗,但卻未成,只好遊說美國藥廠、請求提供。終在1962年,他才得以從美國進口沙賓疫苗,免費幫屏東地區4千位孩童接種,這是台灣第一次大規模接種小兒麻痺疫苗。

對這些孩子充滿負擔的他,1963年向屏東縣政府爭取孩子受教權,屏東縣政府指定屏東市仁愛國小開辦肢體殘障特殊班,為全台首創。1975年,他請美國夏威夷州及香港的骨科醫師來院指導脊椎側彎矯正手術,讓小兒麻痺患者獲得更好的治療。

畢嘉士經常利用假日與醫護人員前進山區,進行免費醫療服務。山地部落曾發生麻疹大流行,而原先當地就有不少肺結核患者,這讓狀況更加嚴重。他因考量步行方式能救的人數有限,特別請駐紮屏東機場的美軍派遣運輸機幫忙,這才拯救許多人。

活出熱切愛人的心志

許多同事和病友都稱他「畢爸爸」,他曾用口為痲瘋病友吸出喉中的濃痰,也曾在開刀中途因血庫缺血,捲起袖子讓護士為他抽血,當遇到貧苦病患付不出醫藥費,他就簽下「Bill O. Bjør gaas(畢嘉士買單)」。1984年自屏東基督教醫院退休後,他仍持續為弱勢奔走,把愛遍及越南、波利維亞、尼泊爾、海地等地。他曾說到:「這裡是我第2個家;但台灣已經進步到可以照顧自己,不需要我。」

2013年,他出版書籍《奇醫恩典:台灣之友.挪威醫生畢嘉士》,訴說一位出生貧寒的孩子,夢想著要對抗社會的不同,傳揚基督福音,並紀錄他一生與神同行的經歷。他坦言,自己並非「英雄」,有自身短處、作了不少傻事,但仍期盼能透過自身經歷激勵人心,「為宣教與醫療領域的工作投入更多的努力。我知道,現在有許多人在追尋更深層的價值。或許我自身的經歷,可以在他們尋找正確方向時,提供一些參考。」

畢嘉士為台灣及醫療的付出,使其在1997年榮獲第七屆台灣醫療奉獻獎;2008年,挪威國王頒授聖歐拉夫勳章(The Medal of St. Olav)最高榮譽一等勳章,表彰其醫療宣教的貢獻;2010年,獲台灣駐挪威代表處頒發外交之友獎章,感謝在台灣服務30年,拯救無數痲瘋病人及小兒痲痺症患者。

如今,畢嘉士的精神仍存留在他所行過之處,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到:「我沒有辦法看到別人受苦,《聖經》上有說,我們大家都是一樣的,應該要彼此幫忙。」期盼我們也能擁有像他一樣願意奉獻的心志,對受難者有不離棄的愛與關懷,對解決問題充滿熱誠與決心。

摘自 https://cdn-news.org/News.aspx?EntityID=News&PK=0000000000652e590106cf6245e61e468d483cb8032fe0b0

奇醫恩典:台灣之友.挪威醫生畢嘉士

作者:Bjørn Jarle Sørheim-Queseth

譯者:陳妙香/楊秀花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8日

官方網址:

此書為歐拉夫.畢嘉士(Olav Bjørgaas)的人生故事。他是挪威人,1926年生,民國四十三年與妻子渡海來台,先到樂生療養院照顧痲瘋病人。之後參與了屏東基督教醫院,與台灣第一個殘疾兒童中心「勝利之家」的創設。他是屏東的「榮譽縣民」、「外交之友」,也是「醫療奉獻獎」得主 ;在挪威,獲頒「聖歐拉夫勳章」(The Medal of St.Olav),表彰他在醫療宣教上的貢獻。

是上帝的召喚,他遠渡重洋來到台灣,
他的眼裡沒有自己,愛與付出,是他的使命。
從挪威到台灣、從平地到偏鄉、從痲瘋病到小兒麻痺病患,
不論貧富貴賤,他都無私奉獻認真對待每一個生命!

他民國四十三年來到台灣,在台行醫超過三十年,是屏東的榮譽縣民,為終結台灣的痲瘋病、肺結核,尤其小兒痲痺症做出極大的貢獻,是名符其實的「台灣之友」。

這本書不只是關於一個挪威醫生在世界與台灣的行醫故事,更探索醫學倫理與人心中善與謙卑的力量,他對生命尊嚴的熱情,令人感動。

這本書的目的不是想用有趣的故事來取悅讀者。而是要與讀者分享來自挪威斯塔萬格(Stavanger)一位少年的故事,這個羞怯的小夥子出身貧寒,但他把在基督徒聚會時聽到的話,銘記在心;他夢想著要對抗社會的不公,同時傳播基督耶穌的福音。

對人們展現愛並提供幫助,可以打開人們的心門。同時,人們也會開始對超越自身的這個力量產生期盼,這個力量足以充實他們的冀望與生命。

《畢嘉士醫師簡介》
「事實上,我真的不是一個「英雄」,我有我的短處,這一生中我做過的傻事也不少。我決定將我的故事告訴本書的作者,因為我希望這個經歷能激勵人們,為宣教 與醫療領域的工作投入更多的努力。我知道,現在有許多人在追尋更深層的價值。或許我自身的經歷,可以在他們尋找正確方向時,提供一些參考。」—畢嘉士  

此書為歐拉夫.畢嘉士(Olav Bjørgaas)的人生故事。他是挪威人,1926年生,少年時就立志要以行動展現對人的關愛,故前往荷蘭學醫,成為挪威協力差會(Norwegian Mission Alliance)的醫療宣教士。民國四十三年與妻子渡海來台,先到樂生療養院照顧痲瘋病人。之後參與了屏東基督教醫院,與台灣第一個殘疾兒童中心「勝利之家」的創設。他在台灣照顧過數千名痲瘋病人、一萬多名小兒痲痺患者,不但引進疫苗與先進醫療技術,更為關懷患者的生命尊嚴而奔走奉獻超過三十年。他的大愛還遍及越南、玻利維亞、尼泊爾、海地等地。

在台灣,他是屏東的「榮譽縣民」、「外交之友」,也是「醫療奉獻獎」得主 ;在挪威,他獲得國王頒贈「聖歐拉夫勳章」(The Medal of St.Olav),表彰他在醫療宣教上的貢獻。

摘自 https://www.peoplemedia.tw/news/8725b1d2-ad84-438b-a11c-edbc94ed8654

跨國界!挪威女醫尤白嘉莉 東勢行醫12年

來自挪威的尤白嘉莉醫師,在1964年跟隨丈夫和基督教會的傳教士,遠從北歐到台中東勢,在當時醫療資源匱乏的台灣,她跟丈夫合力在東勢開診所,當時包括尤白嘉莉醫師在內診所只有5位員工,每天至少幫100位居民看診,減輕他們的病痛,一做就是12年,甚至白天看診,下午就開著車載著藥品、醫療器材到東勢或附近鄉鎮義診,估計有6萬多名病患受惠,一直到1991年診所歇業,尤醫師將診所轉型為老人安養中心,繼續服務東勢居民。

1969年,台中東勢區基督教信義診所正式開幕,第一代診所員工在招牌前開心合照,站在最中間是來自挪威的尤白嘉莉醫師,在當時醫療匱乏的東勢客家村診所不到4間,更何況外國醫生非常少見。

來自挪威的尤白嘉莉醫師,在1964年跟隨丈夫和基督教會的傳教士,遠從北歐到台中東勢,在當時醫療資源匱乏的台灣,她跟丈夫合力在東勢開診所,當時包括尤白嘉莉醫師在內診所只有5位員工,每天至少幫100位居民看診,減輕他們的病痛,一做就是12年,甚至白天看診,下午就開著車載著藥品、醫療器材到東勢或附近鄉鎮義診,估計有6萬多名病患受惠,一直到1991年診所歇業,尤醫師將診所轉型為老人安養中心,繼續服務東勢居民。

1969年,台中東勢區基督教信義診所正式開幕,第一代診所員工在招牌前開心合照,站在最中間是來自挪威的尤白嘉莉醫師,在當時醫療匱乏的東勢客家村診所不到4間,更何況外國醫生非常少見。

1964年,當時32歲的尤白嘉莉和丈夫跟著挪威基督教會宣教士一起到台灣傳教、做醫療服務,她發現東勢居民到最近的豐原醫院坐車要花將近2小時。

採訪當天,透過視訊連繫到人在北京的尤醫師,雖然高齡79歲,但看到過去一起工作12年的同事,還有曾被醫治過的病患,馬上露出笑容用客家話打招呼,這名來自挪威的醫師不只中文、連客家話都很溜,台中東勢客家人佔了70%,講客家話對居民來說更親切。

當時每天至少有100位病人求診,但尤醫師絲毫不馬虎,曾被醫治過的病患,談到尤醫師一致的記憶是親切有耐心,高中時,他吃到不乾淨的海鮮引發蕁麻疹,詹先生看遍東勢每間診所,甚至找密醫求偏方都醫不好,他的表弟因為一樣的病不幸去世,家人當時也認為詹先生沒救了,幸好尤白嘉莉醫師開給他進口肝藥救了他一命。

當時交通不便,僅能靠腳踏車或走路,東勢偏遠山區的居民下山要走2.5公里才能到得了診所,尤醫師知道後,每天下午開著診療車到不便行動的居民家裡看診,或是小學幫學童看牙齒、做健康檢查,不只在東勢,鄰近鄉鎮新社、后里、豐原,甚至遠到大甲,光是到府診療就有6萬多名病患受惠。

信義診所在1991年正式歇業,不過尤白嘉莉醫師將信義診所轉型成老人安養中心,目前由王菊珍和老公張憲文經營,服務東勢地區老人,傳承尤白嘉莉醫師無私奉獻的精神。

屏東伯大尼之家/走過歷史

來自北歐小村的呼召 – 創辦人蘇超生牧師的故事
來自挪威的宣教士蘇超生牧師(Arnulf Solvoll),自幼成長於挪威北部斯泰根(Steigen)的小鄉村。
蘇牧師夫婦分別於1938年及1940年先後成為宣教士,隨即前往中國服事。1940年6月14日,他們在中國結婚,並生下四子。1961年蘇牧師受傅德蘭醫生之邀,到台灣屏東幫忙蓋基督教醫院,蘇牧師禱告後,神清楚地對他說:『去吧!去台灣,去台灣宣教,傳福音給台灣人。』他順服聖靈的帶領,1962年11月在屏東開工。當時醫療資源落後,各地都有因感冒高燒而導致小兒麻痺的患者。蘇牧師與二位籌辦醫院的挪威籍醫生,靠一位熱心的空軍協助搭機,走遍全省尋找小兒麻痺病童,為他們安排開刀,提供鐵鞋、枴杖和行走訓練。那時無人會做鐵鞋拐杖,蘇牧師曾在美國做過,就開始訓練六、七個人來做,凡能幫助小兒麻痺的都教給他們。
然而資金極為有限,給孩子們開刀,預備鐵鞋、拐杖,所費不貲,蘇牧師回到美國募款,宣明會也回應蘇牧師的異象,幫助他在台灣的工作。

開辦伯大尼兒童之家、建立苦難者的庇護所:
1966年3月蘇牧師開辦「伯大尼兒童之家」,由美國宣明會每月資助十塊美金。起初收容20多位小兒麻痺孩子,二、三個月後,已增至40多位,宣明會雖贊助,但無法額外負擔蓋校舍的資金,鼓勵蘇牧師禱告,並登報向外界傳遞兒童之家的需要。當時蘇牧師學到一個印正神應許、既真實又有趣的功課!正如主耶穌在路加福音六章38節說:『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斗,連搖帶按,上尖下流的,倒在你們懷裏。因為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當他需要錢時,他為主奉獻。奉獻十塊美金,從想不到的地方來了一千塊美金;另一次奉獻五十塊,一萬美金也來到伯大尼,伯大尼的房舍就這樣都一一蓋起來了。

推動職業技能訓練:
學員大多介於13 至17歲,許多人沒受過國民教育不識字,老師們逐步教導,半年內他們學會識字也會看聖經。女孩子輪流學做飯,或學做衣服;男生則學木工、雕刻,或學刻印,有的學員也在函授辦公室幫忙。蘇牧師開辦了職業訓練班,希望讓孩子們學得一技之長,可以獨立謀生。於是請各種老師來教電工、修鐘錶、木工、鐵工、銲接;也教學生使用中文打字機。學員在早上查經親近神,並接受知能教育;下午進行職業訓練。就這樣一步一步地陪伴孩子們成長,不知不覺竟有四百多人在此得幫助。

蘇牧師的福音工作:
不僅照顧殘弱者的生活,蘇牧師更看重人靈魂的得救。他和師母,除了每天帶孩子讀神的話語,引導他們認識神、透過禱告倚靠神。此外,他還常開福音車到鄉間進行「電影佈道」;並成立「伯大尼佈道中心」,自編聖經靈修教材、錄製講道訊息,透過錄音帶、廣播播出的方式向廣大聽眾報好信息,使無數人因此得著神的大愛!

伯大尼之家的第二階段 ~ 擴大服務對象:
1973年,伯大尼之家受世界展望會資助,成為「台灣世界展望會伯大尼兒童之家」,擴大收養孤兒、 腦性麻痺患童及智障兒童。

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
交棒予台灣人—
蘇牧師夫婦在台灣服事的最後幾年,已將伯大尼發展為一個兼具照顧弱勢和社會關懷的機構。然而,經濟和管理的重擔也相對沉重落在蘇牧師肩上。繁忙的事工讓他的健康嚴重耗損,終於不支病倒。1981年他因嚴重胃潰瘍返回挪威,經過一年妥善的醫療和休息後,他又再度馬不停息的投入事工。其間,他開始將事工交給台灣人,當時從挪威和美國來的贊助雖逐漸減少,但在地善款卻漸有起色,台灣政府也擔起了許多的責任。1983年,年屆69歲的蘇師母最後一次離開台灣,長達15年的歲月,她以無私的愛照顧一大群人生活和靈性上的需求。惜別會上,同工、課輔生、小兒麻痺孩童和智障兒都一一向蘇媽媽道別,萬般不捨。半年後,年屆76歲的蘇牧師也告老還鄉,這位伯大尼的創始者,開拓深耕伯大尼事工長達22年。長年的燃燒自己,使他返鄉時相當的虛弱憔悴。其後數年,他在家鄉享受了一段較悠閒的退休生活。
2001年11月19日,蘇牧師因病過世,結束他一生奉獻的道路。那美好的仗他已打過,從此安歇於恩主的懷中。

一粒麥子落在地裡,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大自然中的植物以各種奧妙的方式,或乘風順流、或靠昆蟲鳥獸,傳播繁衍下一代。所有孕育生命的種子,藉著神所供應的陽光雨露和土壤養份,探出新芽,成長茁壯,開花悅人眼目,結果使人飽足,綠蔭使人得庇護。雖然,生命有限,大樹終會衰老腐朽,但它的可貴,在於傳承,在他庇蔭下的小樹苗,日益成熟,傳承了大樹的使命。伯大尼之家創辦人蘇超生牧師,猶如順洋飄流的棋盤腳果實,耶穌的愛是載動他的潮水,流到神屬意祝福之地。這種子落在土裡,用二十二個年頭,成了庇蔭困苦窮乏人的大樹,蘇牧師用生命行出伯大尼服事的異象:服務障弱 見證主愛 因我得福 領人蒙恩

摘自 https://news.tvbs.com.tw/life/674167

全世界唯一一本標註「福爾摩沙,挪威」的護照 主人是第一位MIT的挪威爺爺

屏東基督教醫院創辦人挪威醫生傅德蘭,次子傅吉安是第一位Made in Taiwan的挪威人。他放棄歐洲的舒適生活,只為「想念台灣」而跟著父親在屏東行醫,護照上堅持保留「福爾摩沙」。這個挪威家庭,在台灣留下了什麼故事?

2020年5月17日,台北有場很特別的遊行。

在台灣數位外交協會號召下,一群挪威人與台灣人齊聚大安森林公園,舉辦挪威國慶日遊行,一路穿過建國假日花市,到社創中心舉行升旗典禮,還有挪威美食派對。挪威因新冠病毒處於封城狀態,這場規模不到百人卻熱鬧滾滾的活動,成為全球唯一公開的挪威國慶遊行。

在約20來位的挪威人中,白髮蒼蒼、身著挪威傳統服裝的傅吉安(Geir Yeh Fotland)顯得特別引人注目。他頭頂黑帽,黑色外套內有綠色雙排扣背心與白色襯衫,類似燈籠褲的傳統褲子在膝蓋下方接著白色長襪,就像從風景明信片中走出來的人。

「襯衫領口與袖口的刺繡是我一位挪威朋友做的,背心扣子有一顆來自挪威,剩下的是在中國複製,但整套衣服的布料都是來自台灣,裁縫師也是台灣人,我請他看著照片做出這套服裝,」個子不高的傅吉安,很自豪地介紹挪威傳統服飾。

特別的不光是這套「Made in Taiwan」的衣服,這位快70歲的挪威爺爺,竟也是「Made in Taiwan」!

「我哥哥是第一個在台灣出生的挪威人,但他不是在台灣『製造』的,我才是百分之百的『Made in Taiwan』,」傅吉安笑著說。

護照出生地是「福爾摩沙,挪威」

傅吉安是駐台唯一的挪威記者,父親是屏東基督教醫院(以下稱屏基)創辦人醫生之一傅德蘭(Kristoffer Fotland)。傅吉安父母1935年被挪威協力差會(The Mission Alliance)派到中國張家口醫院行醫傳教,但二次大戰後的國共內戰,中共驅逐宣教士,剛好台北馬偕醫院有相識的挪威護理師邀請傅德蘭來台行醫,夫婦倆1949年經香港到台北,1951年在台灣生下了傅吉安。

「我父母搭船從香港到基隆,因為沒有簽證無法入境,也不知道要怎樣去申請。還是透過一位馬偕的英國醫生居中協調才讓他們進來,我就是在台北馬偕醫院出生,」兵荒馬亂年代的故事,聽起來總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更不可思議的是,傅吉安挪威護照上的出生地竟是「福爾摩沙,挪威」!

原來,在挪威的戶籍資料中,他的出生地就是福爾摩沙。2013年他在挪威首都奧斯陸更換新護照,負責換發的人以為福爾摩沙是挪威某個不知名的鄉下地名,直接在後面加上挪威。傅吉安擔心一旦讓對方知道福爾摩沙就是台灣,說不定反而會變成「福爾摩沙,中國」,乾脆將錯就錯。

「我哥哥的出生地是寫台北,所以後面就加上台灣。我的是福爾摩沙,但現在挪威的年輕人只知道台灣,我怕弄巧成拙,就不多說了,」兩岸錯綜複雜的關係,就算延遠在8,600多公里遠的北歐國度,依舊剪不斷理還亂。

為何台灣沒被聽到?

熱愛台灣的傅吉安,不僅護照堅持保住「福爾摩沙」,也透過媒體替台灣發聲。長年居住台灣、也娶了台灣老婆的自由記者,他在挪威媒體上報導挪威人在台灣的故事,以及台灣人在挪威的故事,希望讓更多挪威人認識台灣,也在國際上聲援台灣。

他父親傅德蘭1956年南下屏東,與另一位挪威醫生畢嘉士(Olav Bjørgaas)接手由美國行道會宣教士、芬蘭籍白信德醫師(Signe Berg)所創辦的診所,成為1964年正式創辦的屏基前身。他們在當地行醫,巡迴山地醫療、痲瘋病人、肺結核與小兒麻痹病童的救治工作。在那個還沒有全民健保、南部醫療資源匱乏的年代,屏基不以營利而以救人為目的的義行,很快就聲名遠播。尤其,1958、1960、1962年,台灣出現三波大規模的小兒麻痺症疫情,很多人都是由傅德蘭開刀救治。

「當時屏基是挪威本土之外最大的挪威醫院,我還曾收過從挪威寄到台灣的信,地址只寫了屏東基督教醫院,連福爾摩沙或台灣都沒寫,一樣寄到台灣。我父親開刀的病人至少就5萬人,」傅吉安回憶。

在那個貧窮的年代,他們一家人也是過著簡樸的生活。住在一間傳統日式的塌塌米房子,廁所是在院子挖一個洞的獨立茅房,時間到會有人來挑糞當水肥。雖然收入並不多,但他父親秉持宣教傳愛的精神,自己捲起袖子捐血,連便當都分給病人吃。

1950年代時期的屏基前身的診所。圖片來源/傅吉安提供

1967年在醫院接受復健的小兒麻痹兒童與傅吉安父親合照。圖片來源/傅吉安提供

放棄歐洲生活返台,只因「想念台灣」

到了就學年紀,因為當地小學不收外國學生(還有小兒麻痺生),他7歲時就一個人搭火車去嘉義的美國學校唸書。所以從小就通曉中文、挪威語和英文。9歲時,母親帶著他跟哥哥回挪威就學。他高中畢業當完兵,又到德國學習物理治療。相隔十多年後,於1978年回到台灣,在屏基擔任復健師,跟著父親工作。

「小兒麻痺症開刀後需要復健,不然開刀也沒用,」某種程度來說,他等於是繼承父親衣缽,為台灣人民的健康服務。

1970年代末期的台灣,儘管經濟開始起飛,但整體生活環境跟歐洲仍相去甚遠,為何當時年輕的傅吉安選擇回台?他的答案很簡單:「就是想念台灣。」

重返台灣,讓他跟父親關係更緊密。在講述畢嘉士生平故事的《奇醫恩典》一書中,傅吉安在推薦序中坦承,他小時候對父親較關注工作而不是家庭,難免感到悶悶不樂。但長大後跟著父親一起工作,他理解父親生命的意義。

他曾看過有病人來醫院指名要找父親看診,但父親剛好不在,病人也不願讓其他人看。後來他父親退休後回挪威定居,在高齡101歲過世,屏基舉辦了追思儀式,有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前來致意,讓他感到很欣慰與驕傲。

「我遇到許多以前父親醫治過的患者,他們感激地談到屏基是如何改變了他們的人生:我深深地意識到,畢嘉士醫生和我的父親,其實都是偉大的父親。他們奉獻一生,不僅造福別人,更成為兒女們最引以為傲的榜樣。」

在醫院接受治療的小兒麻痹兒童。圖片來源/傅吉安提供

少年時期生長在屏東,傅吉安(左)與哥哥組隊,與醫院同仁一起參加兩人三腳比賽。圖片來源/傅吉安提供

看米老鼠學中文,傅家三代都通中文

工作幾年後,他回挪威進修宣教工作,並在當地與第一任挪威妻子結褵,生下3個小孩。原先他希望帶著妻小回台灣定居,但因妻子擔心小孩有文化認同的困擾,因此僅來台灣度假旅行。即便在挪威,他的小孩還是接觸中文。他弟弟當時在挪威駐北京大使館工作,把自己小孩看過的中文版迪士尼電影錄影帶,寄回挪威給傅吉安的小孩看。他的么兒唸大學時,因為興趣也曾來台灣研讀中文。

彷彿是天注定,他跟台灣的緣分,在與第一任妻子離婚後,又重新串連起來。1994年,他去德國拜訪挪威朋友,這位朋友的室友是個台灣女孩。原來,他們淵源很深,因為她有小兒麻痹,1965年正是由他父親開刀治療。當然,當時兩人並不相識。1978年他回屏東工作才認識她,當時她在醫院幫忙照顧病童。在德國重逢後,兩人開始通信往來,展開浪漫的遠距戀愛,2000年結婚並長居台灣。

摘自 https://csr.cw.com.tw/article/41485#:~:text=%E5%82%85%E5%90%89%E5%AE%89%E6%89%8B%E6%8B%BF%E4%B8%AD%E8%8F%AF,%E5%9C%A8%E6%8C%AA%E5%A8%81%E6%96%B7%E5%B4%96%E4%B8%8A%E3%80%82&text=%E5%B1%8F%E6%9D%B1%E5%9F%BA%E7%9D%A3%E6%95%99%E9%86%AB%E9%99%A2%E5%89%B5%E8%BE%A6,%E3%80%8C%E7%A6%8F%E7%88%BE%E6%91%A9%E6%B2%99%E3%80%8D%E3%80%82

留下评论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